Username/Email: Password:
 
中国科学-地球科学    group by year:    group by earthquake:
2013 Lushan Earthquake (China)   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(China)   2011 Tohoku Earthquake (Japan)   

1 2016 No.1 龙门山飞来峰前缘角砾灰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启示 薛振华, 尚庆华, 姜文英, 王清晨, 李双建
2 2014 No.8 汶川地震剪切滑动面微-纳米级颗粒的特征、形成机制及地震意义 袁仁茂, 张秉良, 徐锡伟, 林传勇, 史兰斌
3 2014 No.3 龙门山中段及两侧地壳结构与汶川地震构造 嘉世旭, 刘保金, 徐朝繁, 刘志, 酆少英, 张建狮, 林吉焱, 田晓峰, 刘巧霞, 郭文斌
4 2014 No.3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——汶川地震科学钻孔中的应用 孙东生, WeiRen LIN, 崔军文, 王红才, 陈群策, 马寅生, 王连捷
5 2014 No.10 论文 汶川地震断层岩气体和液体渗透率实验研究 段庆宝, 杨晓松
6 2014 No.1 利用高频GPS确定大地震震中和震级研究:2008年汶川8.0级地震应用结果 方荣新, 施闯, 王广兴, 刘经南
7 2013 No.7 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固体潮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史浙明, 王广才
8 2011 No.3 龙门山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与汶川地震的深部构造特征 李志伟; 胥颐; 黄润秋; 郝天珧; 徐亚; 刘劲松; 刘建华
9 2011 No.11 关于2008年汶川M_s8.0地震震源断裂破裂机制几个问题的讨论 邓起东; 陈桂华; 朱艾斓
10 2010 No.8 汶川地震前姑咱台观测的异常应变变化 邱泽华; 张宝红; 池顺良; 唐磊; 宋茉
11 2010 No.7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层析成像及汶川地震成因探讨 韦伟; 孙若昧; 石耀霖
12 2010 No.6 汶川地震余震区东北端一个余震序列的地震学研究 罗艳; 倪四道; 曾祥方; 郑勇; 陈棋福; 陈颙
13 2010 No.6 M_s8.0汶川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解朝娣; 朱元清; Xinglin LEI; 于海英; 虎雄林
14 2010 No.4 四川西部暨龙门山地区的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 胥颐; 李志伟; 黄润秋; 刘建华; 刘劲松
15 2010 No.4 断层分布及几何形态对川西及邻区应变分配的影响 王辉; 刘杰; 申旭辉; 刘勉; 李青松; 石耀霖; 张国民
16 2010 No.10 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 杜学彬
17 2009 No.5 2008年5月12日M_w7.9汶川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 单斌; 熊熊; 郑勇; 刁法启
18 2009 No.4 汶川地震强余震(M_s≥5.6)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郑勇; 马宏生; 吕坚; 倪四道; 李迎春; 韦生吉
19 2009 No.4 DEMETER卫星探测到可能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地面VLF发射站信号的信噪比变化 何宇飞; 杨冬梅; 陈化然; 钱家栋; 朱荣; M.Parrot
20 2009 No.4 汶川大地震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法数值模拟研究 严珍珍; 张怀; 杨长春; 石耀霖

1/2 next  last